
2016'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于2月1日在北京举办。我国水电界近300名新老水电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水电发展成果,共筑水电事业美好未来。会上,中国电建集团总经理助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郑声安作题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前景展望》的主旨发言。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前景展望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 郑声安
一、"十二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源发展承担着转变方式和调整结构的重大任务。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构建我国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十二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建设完成规模、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开发布局、技术水平提高等发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建成规模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1.水电建设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国常规水电新增装机约9800万kW,2015年底总装机达到2.97亿kW,完成率115%;"十二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新增装机732万kW,201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2303万kW,完成率77%。(图1)
2.新能源建设情况
2015年末,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2010年的4倍、55倍和2倍。风电、太阳能发电均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总装机1亿kW、2100万kW的目标。(图2)
风电:
u 装机容量1.27亿kW
u 上网电量超过1700亿kWh
太阳能发电:
u 装机容量4700万kW
u 上网电量约400亿kWh
生物质发电:
u 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kW
(二)大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2010年的8.6%提升到2015年的12%,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2010年的7.9%提升到2015年的10.5%,大力促进了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及低碳化发展。(图3)
(三)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
可再生能源已从以往较单一的水电,发展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及配套抽水蓄能电站的多品种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 常规水电站: 积极开发大型水电能源基地
?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在东中部地区布局建设,完成了全国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工作
? 风电:"三北"地区大型风电基地,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电,东部地区海上风电,三位一体、主次清晰。
? 太阳能:西北部大型集中式,中东部分布式,全面发展
? 生物质:实现发电、燃料、制气等多元化利用
(四)技术水平跨越式提高
? 水电:1)建成世界最高305m混凝土双曲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
2)建成世界最大单机容量80万kW混流式水轮机组——向家坝水电站
3)35万kW、500m水头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仙游抽水蓄能电站
? 风电:1)实现单机容量1.5MW-5MW风电机组批量化生产及商品化应用
2)低风速、高海拔、抗台风、抗低温等适应不同风能资源
条件的风电机组开发利用,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
? 光伏发电:1)单晶硅、多晶硅和其他类型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光伏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0%。光伏发电产业以往两头在外,
转变成从材料、电池、市场等产业链国内占50%以上。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电
n 水电开发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当地经 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对水电开发提出更多 期待,四部委1号文对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n 水电开发涉及环境敏感因素增多,保护与开发的矛 盾通过协调得到了部分解决,但仍然存在。
n 随着各大江大河上流域梯级开发的逐步形成,全流 域梯级安全管理问题日益重要,建筑物抗震要求提高、 投资增加。
n 水电开发逐步趋向江河上游,加上制约因素增加, 输电距离长,电价在现有政策环境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2.新能源
n 消纳困难,"弃风、弃光"在局部地区极为严重
n 经济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减少补贴资金需求
n 工程和设备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核心技术有待提高
n 尚未建立适应新能源产业的能源管理和运行机制
三、"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可再生能源代表能源发展的趋势,是未来能源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达到20%。
加快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思路
1.积极开发水电
u 妥善处理环保移民问题 ,积极开发大型水电基地
u 合理深度开发东中部水电,实现水风光互补
u 综合新能源开发与电网运行要求,适度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2.大力发展风电
u 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基地及配套送出工程
u 大力发展南方和中东部地区分散式风电
u 稳步发展海上风电
3.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
u 有序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同步建设外送通道
u 全面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
u 稳步实施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
4.积极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u 扩大成型燃料应用规模,推进生物质能清洁高效综合利用
u 查明地热能资源,推广地热能供热,有序推进地热能发电,推进万千瓦级发电项目
u 开展海洋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需重点关注问题
"十三五"期间,为促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除需重视建设规模、合理布局、管理体制等方面,还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研究制定合理水电电价相关政策
1.常规水电站:
l 西藏项目的政府贴息贷款政策在全国藏区推广;
l 增值税8%(或12%)以上即征即返能够延续;
l 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08%年利率)作为资本金的一部分能够延续;
l 成立藏区水电开发基金,类似三峡基金;
l 研究龙头水库电站补偿效益分配机制,优化水电建设利益分配格局。
2.抽水蓄能电站:
l 就电价机制、投资主体等开展试点,探索疏导抽水蓄能电站电价的新路子。
(二) 适应水电工程抗震要求的变化
l 根据最新的五代区划图初步分析,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将提高0.5~1度,如已建的锦屏一级、在建的白鹤滩、拟建的松塔水电站,大坝均由7度提高到8度。
l 新颁布NB抗震设计规范特征周期取值变大,标准反应谱衰减减缓,地震动作用增大;混凝土动态强度控制要求提高。
由于新的五代区划图地震动参数的提高及新颁布NB规范的变化,使得大坝的地震反应增强,地震工况将成为大坝设计的控制工况,抗震工程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工程投资将可能有较大的增加。
(三) 建立水电开发与地方、移民补偿共享机制
l 全面落实《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土资规[2016]1号)的相关要求。
l 研究建立水电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带动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l 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法规和政策,推动依法移民工作。
(四) 加强水电开发的环境保护工作
l 加强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协调,有序推动水电发展。
l 启动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的研究,并推动试点工作。
l 启动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五)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效消纳
l 落实四川、云南水电外送消纳电力市场和输电方案
l 建立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确保保障性收购
l 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挖掘系统调峰能力,优化调度运行管理,合理扩大消纳范围,提高风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
(六) 促进新能源发电开发建设
l 通过在建和新建输电通道、发挥水电调节及区域性优势等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
l 结合扶贫、无电地区用能和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发展。
l 创新驱动关键技术进步,提升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新能源发电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五、结语
2015年水电总院开展了:
? 承担了水电及新能源"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和重大问题课题研究工作;
? 组织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规划工作和新疆准东、四川凉山州、张家口风电场等的新能源大型基地规划工作;
? 推动雅鲁藏布江中游和黄河上游河段(湖口至尔多)水电规划报告的批复及双江口、乌东德、玛尔挡、白鹤滩等重大项目工作进程;
? 组织开展水电标准体系全面梳理研究 ;
? 进一步加强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
? 建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 ;
? 承担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中缅电力合作总体规划》《"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合作专项规划》等国际合作规划研究工作,协助举办"第二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2016年G20系列会议" 。
2016年,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将继续做好我国可再生能源规划研究和技术服务,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发展!
感谢各方对总院的信任和支持!
祝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