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电集团阔步“走出去”
2009/10/15 8:13:26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10月5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集团)与科卡科多—辛克雷公司在厄瓜多尔总统府正式签署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总承包合同。该项目合同额达23亿美元,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年发电量88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满足厄瓜多尔全国1/3人口的电力需求,是厄瓜多尔历史上外资投入金额最大、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同时,这也是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承建的最大水电站工程项目。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蔡润国、中国水电集团副总经理李跃平等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除厄瓜多尔项目外,今年还新签约国外项目总合同额约3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9.3%。集团共在海外45个国家承建200个项目,其中1亿美元以上项目达35个,在建项目合同额130多亿美元。目前,中国水电集团国际经营业务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为集团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利润。”10月8日,中国水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兴亮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久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水电集团面对金融危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做法。
危机中敢抓机遇
优先发展国际业务
“我国电力市场目前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加上环保和移民问题的制约,加剧了我国水电产业经济下行的压力,‘走出去’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一些国家形成显性或隐性经营风险,主要包括汇率损失、国际市场萎缩、业主恶意欠款、安全形势严峻、国际经营环境恶化等方面造成的风险,国际市场开拓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曾兴亮表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家“走出去”战略不会改变,会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水电产业的资本输出、技术输出、设备材料输出、人力资源输出,已成为符合国家战略、促进中国水电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此外,中国水电集团国际业务的业绩和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为集团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重要条件。2006年12月,中国水电集团总经理范集湘提出了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了集团国际业务的飞速发展。
内“整合”外“联合”
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水电集团在‘走出去’的初期,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四个统一’原则,即:统一管理对外经营业务、统一配置对外经营资源、统一使用中国水电品牌、统一开展对外联合与合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形成整个集团对国际经营业务的管理网络,形成航母式的集团国际经营业务平台,避免单打独斗引起资源内耗,避免重复投入引起交易成本叠加,形成经营上的集团效应。”曾兴亮说。
“中国水电集团还积极寻求与国内公司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先后与中广核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外运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水电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中水对外公司是水利电力行业较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中国公司,尤其在苏丹市场,该公司有着多年的市场开拓经验、精干的商务人才队伍、坚实的社会关系基础。2008年4月27日,曾兴亮负责中国水电集团方与中水对外公司组成联营体——CCMD JV,该联营体承揽了苏丹第二个大型水电项目——罗赛雷斯大坝加高项目,合同金额3.96亿美元。CCMD JV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是因为两家公司在水电领域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双方在商务和技术上的强势联合、优势互补,避免了内部竞争,达到了“1+1>2”的效果。
集中优质资源
抓优质项目
据曾兴亮介绍,中国水电集团现有海外项目分布在45个国家,加上国际项目迅速增加,总体情况是国别多、项目多、差异大、管理幅度和难度大。2009年工作重点放在双边合作项目、中国资金一揽子项目、中国政府优买优卖项目、国际金融机构投资项目、各国政府投资项目等项目可靠、支付能力有保障、安全环境较好的工程项目上,如科特迪瓦、马里、赤道几内亚、苏丹、刚果(金)等国家的一揽子项目等。要动用各层级资源加大力度推动、关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项目。要集中优质资源深度开发优质、回报较大的市场,重点向石油资源国、大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同时,对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项目如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项目要有意规避,对部分风险比较大的国别不再扩张,谨慎投入。
“为了有效地规避风险,中国水电集团建立了国际工程负面信息报告制度,各个国际项目负责人每月都把各个项目异常情况、例外情况、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到国际公司总部。通过这种方法,公司能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情况,项目部每月把汇总来的问题按严重程度分为五级,分别汇报给集团总部和国际公司领导解决。”曾兴亮表示。国际公司还建立了“五个重点项目”和“五个风险项目”动态跟踪制度,对重点项目和风险项目给予重点关注;还建立了月度风险报告制度和年度风险报告制度,这些措施的实行对预防和化解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 于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