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本次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在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能源产业作为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十三五能源战略事关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生产布局,影响能源投资决策和管理运行。
能源观察获悉,国家正在制定能源"十三五"规划(含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能源安全发展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5—2020)。
从近期政府管理部门对外透露信息看,未来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战略导向基本明确——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能源体制改革是主要内容。
一、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目前,我国能源战略从保供给为主,开始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转变。这意味着敞开式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将受到控制,控制手段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也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减少补贴来实现。
反观过去十年能源消费路线,"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2005年的23.6亿吨标煤,增至2010年的32.5亿吨,年均增长率6.6%。按照能源"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在经济下行、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形势下,这一目标有望实现。
有机构测算,如果在政策环境不变情景下,按照以往经济发展路径测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4亿吨标准煤左右,2030年将接近70亿吨标准煤。显然这样的增速不可持续,生态环境和国际环境也将承受巨大压力。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主要是控制煤炭。国家将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已经明确的是,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
能源消费控制直接影响未来能源项目建设和审批。直接表现为,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产业发展将受到抑制;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新(扩)建燃煤机组建设将得到严格控制;煤炭过快增长的产量也将受到约束。
二、能源生产布局继续西移
西部地区仍是我国能源生产的主要阵地。按照国家"五基两带"的构想,未来将建设东北、山西、鄂尔多斯、西南、新疆5大能源基地,发展核电及近海2个能源开发带。
煤炭开发"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总体要求,仍以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为主。优先开发蒙东、黄陇和陕北基地,巩固发展神东、宁东、山西基地,限制发展东部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优化发展新疆基地。中部地区(含东北)保持合理开发强度,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资源枯竭煤矿生产接续项目。
油气开发思路是提高陆上原油产量,巩固老油田,开发新油田,加大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同时开展页岩气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从重点开发区块看,除海上资源开发外,塔里木、长庆、柴达木、川渝等中西部地区是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
三、重视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
不可否认,基于资源禀赋的原因,未来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受到更高重视,国家能源局官员甚至提出,"要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根据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新建燃煤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2020年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煤。在最近几年,发电企业环保压力将继续加码,环保投入在政策压力下不得不增加。诸如超超临界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清洁发电技术也将得到推广和支持。
除此之外,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方式之一,由此实现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过渡。受环境保护、水资源约束等限制,国家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再者受现代煤化工技术所限,煤化工商业化和大规模发展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作为战略补充和技术储备,仍然以稳健的项目示范为主。
四、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仍将得到大力发展
在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标下,能源生产和消费"飘绿"进程预计加快。
根据相关规划信息,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2020年前重点开发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流,2020年后重点开发怒江和雅鲁藏布江。
按照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集中送出与就地消纳相结合的原则, 2020年,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亿和1亿千瓦以上。风电价格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由此可以测算,在2020年之前,风电年均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光伏装机年均1500万千瓦左右。虽然受到弃风、弃光压力,但从资源特征看,"三北"地区仍是未来风电、光伏电站的主要阵地。
随着装机规模的增加,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不仅重视装机规模的增加,而且注重并网消纳能力的提高。为减少可弃风、弃光、弃水问题,未来电源、电网之间的统筹建设将得到重视,尤其是跨区域的电网建设投资仍是重点,以统筹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问题。
尽管国内核电项目审批仍未解禁,但其发展地位不可替代。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3000万千瓦,但前提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有研究认为,一个单位核电装机相当于近4个单位风电太阳能;核电装机每减少1000万千瓦,电力系统装机增加约5500万千瓦,系统总成本增加5890亿元。
五、能源体制改革集中在油气和电力领域
当前,我国的能源体制存在自然垄断、行政垄断等问题,市场竞争不充分。在能源价格管理上,政府对石油、天然气、电力存在一定价格管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丧失,资源产品价格发生扭曲。
按照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求,应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
未来,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能源领域垄断改革、能源市场开放、政府职能转变将是体制革命的重点。在能源行业中,电力和油气面临的问题较多,将是新一轮体制革命的重点领域,尤其需要关注电改九号文细则的落地及尤其改革方案的出台。重点需要关注油气矿业权准入改革、民资进入油气领域改革;电网、油气管网建设运营制改革;天然气和电价市场化改革。
在政府监管方式上,改革预计集中在公开审批流程,改变审批方式,约束公权力,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和服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