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我国水资源现状
2015/6/15 16:31:46    新闻来源:三峡小微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的20%,就很可能会发生水资源危机。最近几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已接近水资源危机的边缘。水利部的资料也显示,我国用水总量正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开发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年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


 

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第一次运用的资料是1956~1979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运用了1956~2000年资料系列。水利部公布的2013年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68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081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7194亿立方米。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


  我国水资源呈现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简单概括为"五多五少",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这也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


  同时,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2水资源短缺严重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由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原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照此,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重度缺水,6个省区极度缺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属于"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水资源短缺可以分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等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


  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等原因缺乏水利设施建设,不能储存天然降水,导致水资源供需失衡,需求大于供给,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尤以西南诸省较为严重。


  水质性缺水是指由于排放污水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污染而导致优质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主要分布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有待加强是导致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


3水资源利用开发空间有限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这些水资源并不是都可以利用的,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水资源暂时无法开发利用;另外资源利用时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如果开发利用过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


  我国年用水量整体呈现递增趋势,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和生活以及生态用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达到6183.4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2.1%,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的20%,就很可能会发生水资源危机。最近几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已接近水资源危机的边缘。水利部的资料也显示,我国用水总量正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开发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年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


   随着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产业优化升级、用水管理和节水水平的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与1997年相比下降了82.2%以上。


  尽管如此,由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利用效益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万美元GDP用水量是以色列的8.9倍、美国的2.7倍、日本的7.1倍,工业用水带来的效益是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将近1/20。农业用水的效益差距就更加明显,我国渠灌区用水的利用率大概在0.4~0.5之间,农田灌溉的水量超过作物生长用水量的1/3甚至是一倍以上。

4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提出,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指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指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1996年,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取(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4类,即水资源丰富国(包括吉布提等100多个国家)、水资源脆弱国(包括美国等17个国家)、水资源紧缺国(包括摩洛哥等17个国家)、水资源贫乏国(包括阿尔及利亚等19个国家)。按此评价标准,我国被列为水资源脆弱国家行列。



5主要国家水资源地位

资料显示,世界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为巴西,约为6.95万亿立方米,其次为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全球第6位,但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原因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2500立方米左右,这一数字仅为世界平均的1/4、美国的1/5、俄罗斯的1/7、加拿大的1/50,排世界第110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