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水日水安全科普论坛》在京举行
2015/3/25 7:28:01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来源:法治在线记者:王合武 刘杰发至北京
副秘书长张博庭和赵建世在答记者问
联合国于1993年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我国为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2015年3月22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协会主办,清华大学水利系;清华大学水利系团委、学生会、科协承办,《水力发电学报》;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协办的以"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为宣传主题的《2015世界水日水安全科普论坛》在北京市清华大学新水利馆407报告厅举行。
围绕"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的主题,来自全国的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主题报告和讨论。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水利系领导首先向在座的专家、学者等致欢迎词。同时,也阐明了我国水周确定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意义。水资源危机作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还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后,特邀专家各抒己见,发表了高瞻远瞩的个人建树。
储水设施建设与水安全保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大坝协会秘书长贾金生紧紧围绕"储水设施建设与水安全保障"作出了"转变思路,加强水淘汰开发,为打造天蓝、地绿、水静的美好家园做出贡献"的报告。
对于"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联合国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我国领导人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等多个重大场合时,明确表示:一、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为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三、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等措施;四、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并提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也作出了"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全党要大力增强水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的指示。
贾金生强调:保障水安全,必须实现治水思路的转变。一是要节水优先。根本方针是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关键环节是节水,观念、意识、措施各方面都优先。二是要空间均衡。重大原则是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原则,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与水和谐。三是要系统治理。思想方法是治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等。四是要两手发挥。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利用水权、水价和水市场配置水资源。
同时,贾金生秘书长还部传达了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构建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方略。传达了国家能源局"加快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供给革命"的精神。总体新要求:转变思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动革命,可持续利用清洁能源。
最后,贾金生讲述了水库大坝建设和水电开发面临的国际形势,国际社会对水库大坝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举例说明水库大坝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评估了水电的能源回报率是各种能源中最高的。水资源在我国相对较为丰富,但从经济和人口的发展角度,阐明了未来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危机感。重申:严峻形势下的国际共识----穹顶之下的希望之光就是继续加大水利水电投入,科学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以保障水安全和能源安全!
龙头水电站的水安全安全保障作用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详细作出了"龙头水电站的水安全保障作用"的报告。他指出:202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80亿。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全世界人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张博庭秘书长提出:水安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水资源危机,应当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意识。使人们树立社会文明观念,养成从点滴做起。
而后,张博庭秘书长分析了我国储水设施与国外的差距。国际上的河流开发利用(调节控制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如我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都与美国相近,但我国的水库的蓄水能力,尤其是有效的水库调节库容,还不足美国的2/3。在国际上,美国的水利水电开发非常成功,其经验之一就是大江大河上所有的骨干水电站的开发,都是政府的行为。我国的三峡、小浪底也是大水库成功建设的典范。因为重要的储水设施,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应当由国家进行开发。
但是我国行业划分的局限影响着我国的水安全。所以,在我国一些特别好的水利工程,都被划为了水电项目,要求必须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开发。然而,矛盾的是由于这种行业的划分,却使得我国的水资源作用人、经济效益不够好的项目,已经得到了开发,而水资源作用同样大,发电经济效益也特别好的项目,反而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这种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的水利开发。为证实这一观点,张博庭秘书长专门举例在我国的"十一五"的规划中,金沙江中游流域首先开发的应该是虎跳峡的"龙蟠"水电站。因为,虎跳峡的巨大调节库容,对整个金沙江,乃至整个长江,甚至说整个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执行到今天的结果是,金沙江中游规划的所有水电站,几乎都已经接近开发完毕,但虎跳峡的"龙蟠"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却仍然遥遥无期,今后还可能完全夭折。早在上个世纪,虎跳峡的"龙蟠"水电站的开发迫切性和重要性曾经与长江三峡不相上下。出现这种局面,与我国水电的市场化开发不无关系。事实上,虎跳峡的"龙蟠"水电站的开发代价却要小得多。三峡总库容393亿,调节库容221亿,移民120万。而虎跳峡的"龙蟠"水电站总库容374亿,调节库容290亿,移民10万。当然,移民和淹没的损失,并不能作为水利水电开发顺序的唯一指标。选择三峡,是由于三峡更接近长江中下游的一些重要城市,所以,其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的作用更为直接和迫切。因此,大型龙头水库建设的移民难问题也是世界公认的。目前,我国政府为了维持稳定,宁可不开发,这就是一个最大的障碍。随后,张博庭秘书长针对大型龙头水库的投资回报也作出了的分析和讲解。特别举例三峡工程补水对长江中下游水位的影响和效益。并建议,龙头水库开发后,可以在下游补偿收益,就能弥补龙头水库电站的巨大成本。其仍然建议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安全。
大型水库的开发,应当从观念上去更新。张博庭秘书长认为,世界上水电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反而更好。同时,他也批判了学术界的"水库破坏生态"的谬论。生态文明是要在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生态的保护,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并引用李克强总理"以人为本"的观点,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倡导和提倡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水安全的关键科技问题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赵建世以"中国水安全的关键科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论述。
赵建世副所长针对水安全的关键问题列举了我国主要流域的水资源概况,水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灾害形势,详细的作出了总结:一、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水资源安全;二、开源----节流----治污,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黄河流域水沙问题;四、水电开发河流梯级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五、水涝灾害防治;六、高端梯级电站长期运行安全。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的水资源情况,作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建议开展重大专项研究,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将更加突出,干旱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冰川雪盖储水量减少,暴雨发生频率增加,洪涝风险增大。目前我国农业没有高效利用水资源。并从农业耗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依据植物学原理进行了科学性的解释。对于水质的保护、开源的节流等方面,赵建世副所长建议应当采用雨洪的节流,中水的利用,海水的淡化,跨流域的调水(中东西三线)线的方法,来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在报告中也讲述到我国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状况,讲述了水沙形势变化的影响,得出了水沙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科学性结论:梯级上游,主要是泥沙、地质、地震、水环境、气候、移民问题;梯级下游,主要是河道冲淤、堤防安全、河湖关系、河口退蚀、水生态环境问题。梳理出一套管理体系,即:首先明确致灾机理——水--沙--复杂边界的强耦合作用与致灾机制;其次是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预报预警;再次是风险管理分析——强变化环境下的洪水动态风险管理;最后是决策应急系统措施——群测群防、快速准确、信息技术。
赵建世副所长在报告中谈到我国大坝建设严酷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在强震作用下,库群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灾害链产生的系列灾害作出了归纳,建议为保障水安全,就应当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进行人文情势的预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江河水沙--生态全河联合调控、西南水沙工程建设与长效安全运行保障、城市区域洪水的风险控制作出科学研究。
去年6月份,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特别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在三位特邀专家报告完毕后,又与与会的各媒体代表结合《2015世界水日水安全科普论坛》的焦点、热点问题,如储水与雾霾是否有无因果关系、政府决策与储水建设市场化的关系等进行了高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人口和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都是在挑战自然资源,水资源的短缺既是自然造成的现象,又是人为的现象,据预测,随着现存的情况,到2030年,几乎会有将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将会居住在水资源的高压地区。在一些干燥和半干燥地区,水资源短缺将会让几亿人背井离乡。因此,只有发展储水设施建设,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千年发展目标,才会有人类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