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德国MDT 葛洲坝将扩张分布式能源业务
2015/2/10 12:51:59 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葛洲坝集团针对葛洲坝能源重工的定位是,以原有的重油电站、海洋工程市场为基础,开拓天然气、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原料的分布式能源电站建设。
被确立为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葛洲坝集团",600068.SH) 再度转型的三大平台之一后,葛洲坝能源重工继续开拓分布式能源业务。
2月4日,葛洲坝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所属的葛洲坝能源重工与德国知名企业 MAN DIESEL & TURBO SE(下称"MDT")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已在分布式能源、核电及发电机组、全球电站项目等领域开展合作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协议内容,在分布式能源产业中,能源重工将向市场推广 MDT 的双燃料燃气机。在核电领域,能源重工将和 MDT 筹划进入未来重工核电项目的应急发电机组业务,而在全球电站方面,双方则计划在全球电力市场上寻找合适的项目分工合作。
囿于政策审批等因素,葛洲坝与 MDT的合作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葛洲坝集团已从以往单一的工程承包的建筑企业向多元化探索,分布式能源已被确立为公司三大业务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公司未来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且葛洲坝集团有与国内外诸多企业合作资源积累,在国际市场上开拓相关业务具有资源优势。但在国内市场上,其业务的大力开拓,还需要依赖于国家对分布式能源的电价机制及并网方式进行尽快明确,这些问题将考验国内分布式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
葛洲坝能源重工转型
在葛洲坝的整体架构中,葛洲坝能源重工属于后起之秀。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琨在其公开研报中介绍,能源重工是葛洲坝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而组建的企业,其股东由葛洲坝集团和公司高管团队持股的公司组成,双方各自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葛洲坝集团占控股位置。能源重工的成立,还被视为葛洲坝集团第三次转型的开始。上述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坦言,作为中国能建控股的葛洲坝集团,最初其业务主要以工程承包业务为主,此后主营业务新增水泥、房地产等业务,公司完成第二次转型。几年前,公司开始对旗下所有产业进行整体梳理,并重新定位,探索新的转型思路,到2014年正式确立三大平台,即以旗下的投资控股公司为主体,用产业基金的模式,形成包括水电站、高速公路网、探矿权证、金融股权、商业综合体等在内的业务投资平台,计划开展新兴产业投资。此外,以集团旗下的水泥公司为载体,形成新材料、处理三污等环保业务的环保绿色平台。能源重工则是公司切入分布式能源市场的新能源平台。
葛洲坝集团针对能源重工的定位是,以原有的重油电站、海洋工程市场为基础,开拓天然气、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原料的分布式能源电站建设。
此番与MDT的合作,是葛洲坝集团在分布式能源业务上的落实。"事实上,除了MDT外,葛洲坝集团还与瓦锡兰、MAN、高斯科尔、珀金斯、MTU及康明斯等国际排名靠前的发动机及能源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对比其他同行,葛洲坝集团依托以往的国际业务的开拓过程,形成葛洲坝庞大的资源优势,而MDT地处德国,其也是全球知名的海洋和电站用的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供应商。
葛洲坝集团有执行董事、总经理、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聂凯在签约仪式上也指出,近年来,葛洲坝集团已进行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并介入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业务等战略性新兴领域,集团形成建筑、投资、房地产等多个业务板块,非建筑企业占到公司利润的半壁江山。国际业务高速增长,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为双方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能源重工已在分布式能源市场签订订单5.3 亿。张琨则在其研报中预测, 2015 年葛洲坝能源重工的订单与收入规模量级将超过10 亿元,成为细分领域潜在的冠军。
行业瓶颈
不过,进军分布式能源业务,对包括葛洲坝在内的国内企业仍有考验。
早在2004年前后,分布式能源电站就被国家能源局公开提及,此后的10年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能源电站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其中最具市场化特点的天然气和光伏分布式能源电站进行了总体规划,以推动产业发展。
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电站为例。2011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主要任务,其中明确: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当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装备自主化率达到60%;当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基本解决中小型、微型燃气轮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制造,装备自主化率达到90%。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
国家力推的理由则是分布式能源的节能减耗,上述分析师指出,分布式能源比传统供能节能37%,比传统供能减排二氧化碳约少33%,耗水比燃煤电站减少60%左右。此外,其装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基本在用户侧接入、对大电网影响较少,而每1立方米天然气,可产生3.05元效益,经济效益可观。
但经过10年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落实推广速度却并不如预期。"目前没有完全的统计,但整体装机总量和规模比预期少。"
上述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国家尚未专门针对分布式能源出台相关法规或规划,这其中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则是当前国内的电价机制和并网问题。
其解释,分布式能源包括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目前国家针对可再生能源已出台相关法规,国家若要再推出分布式能源产业的相关规划或法规,需要避免重复。此外,从技术上看,分布式能源对传统公用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若并网上网后,对现有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继电保护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而从投资回报效率来看,目前我国的电价体系仍以上网电价、销售电价为主,发电企业的盈利模式仍然以电力购销差为主,针对传统电网外的新增能源到底如何并网,即并网后的收费怎么实施等,仍然无法完全市场化。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部分地方政府针对分布式能源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无法让企业及时收回投资成本。"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定价,将是衡量分布式能源投资回报率的关键,"上述分析人士坦言,这些问题若不能彻底解决,将继续影响资本对市场的投资热情,也会影响当前国内包括葛洲坝集团在内的已计划推广项目的企业。
被确立为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葛洲坝集团",600068.SH) 再度转型的三大平台之一后,葛洲坝能源重工继续开拓分布式能源业务。
2月4日,葛洲坝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所属的葛洲坝能源重工与德国知名企业 MAN DIESEL & TURBO SE(下称"MDT")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已在分布式能源、核电及发电机组、全球电站项目等领域开展合作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协议内容,在分布式能源产业中,能源重工将向市场推广 MDT 的双燃料燃气机。在核电领域,能源重工将和 MDT 筹划进入未来重工核电项目的应急发电机组业务,而在全球电站方面,双方则计划在全球电力市场上寻找合适的项目分工合作。
囿于政策审批等因素,葛洲坝与 MDT的合作还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葛洲坝集团已从以往单一的工程承包的建筑企业向多元化探索,分布式能源已被确立为公司三大业务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公司未来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且葛洲坝集团有与国内外诸多企业合作资源积累,在国际市场上开拓相关业务具有资源优势。但在国内市场上,其业务的大力开拓,还需要依赖于国家对分布式能源的电价机制及并网方式进行尽快明确,这些问题将考验国内分布式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
葛洲坝能源重工转型
在葛洲坝的整体架构中,葛洲坝能源重工属于后起之秀。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琨在其公开研报中介绍,能源重工是葛洲坝集团推进混合所有制而组建的企业,其股东由葛洲坝集团和公司高管团队持股的公司组成,双方各自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葛洲坝集团占控股位置。能源重工的成立,还被视为葛洲坝集团第三次转型的开始。上述要求匿名的行业人士坦言,作为中国能建控股的葛洲坝集团,最初其业务主要以工程承包业务为主,此后主营业务新增水泥、房地产等业务,公司完成第二次转型。几年前,公司开始对旗下所有产业进行整体梳理,并重新定位,探索新的转型思路,到2014年正式确立三大平台,即以旗下的投资控股公司为主体,用产业基金的模式,形成包括水电站、高速公路网、探矿权证、金融股权、商业综合体等在内的业务投资平台,计划开展新兴产业投资。此外,以集团旗下的水泥公司为载体,形成新材料、处理三污等环保业务的环保绿色平台。能源重工则是公司切入分布式能源市场的新能源平台。
葛洲坝集团针对能源重工的定位是,以原有的重油电站、海洋工程市场为基础,开拓天然气、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为原料的分布式能源电站建设。
此番与MDT的合作,是葛洲坝集团在分布式能源业务上的落实。"事实上,除了MDT外,葛洲坝集团还与瓦锡兰、MAN、高斯科尔、珀金斯、MTU及康明斯等国际排名靠前的发动机及能源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对比其他同行,葛洲坝集团依托以往的国际业务的开拓过程,形成葛洲坝庞大的资源优势,而MDT地处德国,其也是全球知名的海洋和电站用的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供应商。
葛洲坝集团有执行董事、总经理、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聂凯在签约仪式上也指出,近年来,葛洲坝集团已进行组织结构、治理结构、业务结构调整,并介入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业务等战略性新兴领域,集团形成建筑、投资、房地产等多个业务板块,非建筑企业占到公司利润的半壁江山。国际业务高速增长,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为双方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能源重工已在分布式能源市场签订订单5.3 亿。张琨则在其研报中预测, 2015 年葛洲坝能源重工的订单与收入规模量级将超过10 亿元,成为细分领域潜在的冠军。
行业瓶颈
不过,进军分布式能源业务,对包括葛洲坝在内的国内企业仍有考验。
早在2004年前后,分布式能源电站就被国家能源局公开提及,此后的10年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能源电站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其中最具市场化特点的天然气和光伏分布式能源电站进行了总体规划,以推动产业发展。
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电站为例。2011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主要任务,其中明确: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当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装备自主化率达到60%;当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基本解决中小型、微型燃气轮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制造,装备自主化率达到90%。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
国家力推的理由则是分布式能源的节能减耗,上述分析师指出,分布式能源比传统供能节能37%,比传统供能减排二氧化碳约少33%,耗水比燃煤电站减少60%左右。此外,其装机规模小、占地面积小、基本在用户侧接入、对大电网影响较少,而每1立方米天然气,可产生3.05元效益,经济效益可观。
但经过10年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落实推广速度却并不如预期。"目前没有完全的统计,但整体装机总量和规模比预期少。"
上述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国家尚未专门针对分布式能源出台相关法规或规划,这其中最核心的制约因素则是当前国内的电价机制和并网问题。
其解释,分布式能源包括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目前国家针对可再生能源已出台相关法规,国家若要再推出分布式能源产业的相关规划或法规,需要避免重复。此外,从技术上看,分布式能源对传统公用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若并网上网后,对现有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继电保护都将产生较大影响。
而从投资回报效率来看,目前我国的电价体系仍以上网电价、销售电价为主,发电企业的盈利模式仍然以电力购销差为主,针对传统电网外的新增能源到底如何并网,即并网后的收费怎么实施等,仍然无法完全市场化。
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部分地方政府针对分布式能源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无法让企业及时收回投资成本。"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定价,将是衡量分布式能源投资回报率的关键,"上述分析人士坦言,这些问题若不能彻底解决,将继续影响资本对市场的投资热情,也会影响当前国内包括葛洲坝集团在内的已计划推广项目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