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张博庭: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水库移民问题
2009/9/11 8:06:45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水库移民问题

  建议把我国水库移民的工作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试点

  根据最近一项水电绿色能源研究的成果,该项目负责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建议,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看待水库移民问题。他认为:

  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农业补偿工业化,然后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我们国家以前相当一段时间的基本国策是优先发展工业,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因此,当年对水利水电移民的补偿,也不可能跳出这个政策环境。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我们过去水库移民工作的失误。

  当年的社会基本现实,就是社会成员基本上都没有财产的概念。所有的人基本都是要被编入某个集体,然后干活吃饭。无论是右派被剥夺了财产之后下放到农村,还是知青下乡,都没有任何补偿。所以,在这种大家都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的大环境下,所谓对水库移民没有足够财产补偿,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现在的一些宣传总是强调过去我们“重工程,轻移民”,这不是我们不重视移民的利益,不是我们水电工作者的工作失误,它是国家政策的产物,是整个社会的趋势。

  过去我们就是要依靠吃工农业的剪刀差,来发展国家经济。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了。这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果没有以前的集中发展工业经济的积累,我们国家的今天可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也没有能力反哺农业。

  我们的党历来都是强调执政为民的,在任何历史时期我们的水电开发都不会不考虑移民的利益的。只不过我们的水电工程只是国家发展的一部分,不可能单独突破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

  他认为,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除了和具体工程的补偿标准等问题有关以外,还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社会体制等大环境息息相关。水库移民尽管可以从工程建设中得到足够的补偿,但是移民还是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农问题,不可能在移民问题当中得到彻底解决。

  他认为,要放在社会大环境下看待移民问题。例如,有的研究材料在列举移民利益受损的时候,强调水库移民医疗没有保障。说“得了病没钱看。只能有多少钱,看多少病。得了大病只能在家等死。”这种现象确实比较普遍。但是,客观地看这不是水库移民的造成的结果。

  目前,我国工业现代化已经进入到了由农业养育工业,开始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就是标志。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资金建设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库移民可以成为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机遇。我国水库(包括其他工程)移民的工作,可以作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由工程的拆迁补偿加上一部分国家财政的补贴,全面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他还认为,我们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我国移民问题时不能总是去沿用一些西方国家所谓非自愿移民一定是利益受损的思维定势。我们国家的水库移民还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非自愿移民”。我们不能抱着凡是水库移民一定是受害群体的偏见,用找材料证实推论方式对研究探讨我国的水库移民问题。

  总之,我们要历史的、客观的评价我国的水库移民工作。分析清楚目前水库移民的困境,真正有多少是因为水库建设中我们的失误造成的,有多少是由于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客观环境的必然反映。

  张博庭认为,如果不能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看待目前我国的水库移民工作,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民问题。他指出——

  我们目前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竞争经济,社会成员出现某种程度的贫富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市场经济存在,我们就不能幻想通过某个工程就让所有的移民都变成衣食无忧的社会成员。不要一看到有些水库移民的生活还有困难,就埋怨说我们的水库移民工作没做好。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下,如果没有修建水库,不移民的生存现状会不会比现在更好?

  工程拆迁,农民失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政府现在高度重视土地征用问题,农民自身的维权意识也已经十分强烈,可以相信今后违法征地的现象一定可以得到抑制。另一方面,任何国家的工业现代化都伴随着大量的农民进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我国没有广大农民土地的集中,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就实现不了现代化,农民就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即便在目前很多人在为农民失地担忧的情况下,很多贫困地区农民还是盼望着能够成为工程移民尽快脱贫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回避、害怕解决农民失地问题,因为这正是我们农业现代化的机遇。现在很多学者喜欢用农民失地问题进行炒作,甚至把失地看成是利益集团对弱势群体的剥夺,并以此来阻碍必要的国家建设,实际上这是一种短视的看法。

  进一步探讨确保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具体措施;例如:任何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无疑的会大幅度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工程建设结束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渐恢复正常。目前社会普遍面临的三农问题,同样也还可能困扰库区的群众。尽管工程建设时期的投资拉动和移民补贴,肯定会有助于当地困难群众脱贫。但是,从长远上看,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百姓(包括移民)的生活提高,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家、社会大环境和当地政府的执政水平。

  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总结出许多开发性移民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绝大多数移民也会像广大农民一样致富奔小康。然而,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可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致富,即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扩大社会公共福利才是共同致富的出路。所以,我认为中国农民的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在国家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福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因此,为防止个别移民返贫,可否尝试利用一部分移民资金,建立起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移民当中那些不具备社会竞争力的弱势群体,提前进入社保体系。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