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2008/12/1 14:07:37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www.hydropower.org.cn   日期:2008-12-01   供稿:任景怀
 

“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专题论坛”于2008年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召开。这次论坛是《绿色能源论坛》系列之一,主办单位有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大坝委员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应论坛邀请,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水利部、国家地震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的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和学者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10几家媒体工作者约40人参加了专题论坛。



论坛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贾金生副院长主持,演讲的专家有中国水科院抗震中心、国际大坝委员会抗震专委会委员陈厚群院士,中国水科院朱伯芳院士,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章建跃副院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谭副所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周本刚研究员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张博庭副秘书长。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史立山副司长和国家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在论坛上做了总结性发言。

举办这次专题论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总结我国西南水电抗震的经验和探讨问题。

专家们在演讲中科学地分析了汶川地震与大坝建设的关系,科学地分析了大坝的抗震性能,论证了汶川大地震不是由水电站诱发的,并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专家们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证明了在汶川大地震影响区域内,水电站的抗震能力是最强的。在震区,没有一座水电站发生溃坝,没有一座水电站造成了次生灾害。这些水电站不但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而且还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许多水电站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以满足抗震救灾的需求。紫坪铺水利工程的水库库区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工作初期,为震中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唯一一条通道,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救灾设备和人员,解救了大量的受灾群众。这也证明了我国水电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是好的,在我国西南地区开发水电资源和进行水电建设是可行的。

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水电,专家们同时又客观和认真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这次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和需要总结的经验。例如在这次大地震中暴露出来的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讯受阻问题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方面的问题。

专家们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对策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例如建立区域性地震监测台网,加大科研的投入和力度,修改和完善我国抗震方面的规范等等。

这次专题论坛正面地宣传了汶川地震与水电建设的关系,加深了媒体对水电建设的了解,对端正社会上对水电建设的部分错误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有关论坛的详细内容请看:http://www.ceee.com.cn/dzydb/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