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众大佬齐商: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机遇(上)
2014/11/17 18:32:30    新闻来源:新浪财经

  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与国际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未来能源论坛"于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能源产业的"再升级"。

  以下是文字实录:
  张超:
  因为石老师一会儿要赶飞机,我先问石老师两个问题。我是在2012年的时候,当时专访过石老师,石老师是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领域里的专家。当时石老师接受我们专访有一个预见,是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50%,刚才李毅中部长也给了我们一个数字,去年大概只有9.2%,到2050年要占到50%,您现在还保留两年前的预见吗?2050年新增40%的目标,您觉得能够实现吗?如果能够实现,您觉得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
  石定寰:这个问题好,我个人仍然保留原来的预期。现在很多机构,包括韩所长正在带领我们做一个到2050年中国再能源发展的路线图,也是高比例的路线图,高比例我们认为达到50不能,或者更高一点。对这一点我们有信心,尽管目前现在加起来接近10%,但是到2020年,完成我们的承诺,达到15%。按照前两年刚刚公布的到2030年的数字要超过20%。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我们应该可以达到。
  如果说在一二十年前,我们连现在这个比例都很难想到能达到。现在中国风电的发展,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的装机容量,再加上其他的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在全球是最快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我们在过去十年是不可能想象中国再生能源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如果按照能源革命的要求推进,革命总是要革命出重大成果,如果没有重大成果,没有重大改变就不叫革命了。所以,中国能源革命必须把可再生能源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果那个时候还仍然是现在煤炭占50%以上的格局,我认为我们的革命是没有成功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必须要做到。
  当然,做到这点是很艰巨的。到2050年几十亿吨的标准煤,有10多亿吨,或者更高都来自于再生能源,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如果做到这点,第一个问题,我们从革命的思想上首先要转变。就是要相信再生能源是我们这个世纪国际上世界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很多国家已经实现了。可以看看,很多国家已经在目前,北欧、挪威,百分之百全靠水电,我们认为不可想象,怎么可能实现,但是它有办法,很多国家已经在努力了。所以,工业强国,工业大国德国,到2050年的目标是电力的80%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60%的总体能源消耗要达到再生能源。现在它也是达到很高的比例了。这样一个工业化的大国,它也向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观念上树立这样一个信心,如果老用过去的传统观念束缚我们,我们永远走不出这个困境。如果总是讲,以煤为主,不可改变,永远也改变不了,必须下决心,彻底改变现在以煤为主的信念,这是第一点。
  第二、在整个国家,在这样一个大的革命的思想推动下,国家的规划,国家的政策法令,应该全面向这方面推进。德国的能源转型实现以后,从政府的战略,法律,政策,包括具体的各项措施,全面的综合配套的去制定了,我想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我们的政策措施达不到综合配套。
  第三、科技创新是很重要的。从现在来看,我们再生能源刚刚发展,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创新刚刚开始。刚才国际能源署讲我们现在要大幅度的提高对未来清洁能源的投入,这个投入首先是创新的投入,没有创新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所以这个革命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另外,加大整个工作实际推进的力度,包括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各项工作。我们认为抓住这个机遇,特别是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的建设,这是很大的一个契机。我们现在是50%的城镇化率,如果要提高到70%,还有2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常规的路子,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要增加6000万吨标准煤,如果20个百分点,增加10多亿吨标准煤,如果标准煤全用煤炭,我们能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不可能。所以,必须走出新型城镇化的路子。
  刚才徐部长讲,从交通上就要来做这个事情,电动化需要电力更好的解决,将来科技进步,智能化,今天讨论的主题,智能电网应该是推进再生能源,能源革命重要的技术手段。没有智能化,是很难实现的,在智能化上,将来可能是推进能源革命,把信息化和能源的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这也是符合我们国家"两化融合"的重要要求,我觉得将来我们的信息业要大力的介入到能源革命当中。 
  张超:刚才毕亚雄先生致词中说,比如现在可再生能源不到10%,但是比如水电已经有部分在弃水了,风电是10.7%,光伏是13.78%。但是这个数字通过不同的统计口径还有别的说法,比如去年鼎盛的时候说风电1/3,甚至更多是在抛弃的。如果到2050年,真像您预期的那样,50%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会有多少的可再生能源是被弃掉的呢?
  石定寰:按照现在的统计,这几年由于电网也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所以,我们现在每年大概弃风不到10%。高的时候,曾经有过200亿度,最近两年已经在不断下降,去年是100多亿度,去年风电发电1400多亿千瓦时,已经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第三大电源了,除了火电、水电以后,现在风电已经超过核电,占了中国的第三大电源,这里面大概有10%左右的弃风。弃风随着分布式的发展,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随着政策的落实,我想弃风的落实我们希望逐步的降低。但是,如果一点不弃,可能一下做不到,但是大幅度的降低还是有可能的。
  将来我们怎么来用呢?更多要靠分布式系统,因为再生能源,太阳能每个城市,每个农村都有太阳能,如果把周边的自然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包括很多垃圾,城市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实际上是城市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分布式系统利用起来,建立起来,再把智能电网充分利用起来,我想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的再生能源,不光是建大型的电站,这个要很多电网的配合,分布式系统跟我们的建筑紧密结合。我们的建筑物本身就是个发电站,将来的发展不仅仅是节能,而且是要产生电力的。我们很多农业的设施大棚要结合,很多养鱼、养殖要结合,甚至高速公路的路网建设,占了这么多地,还有基础设施。所以,将来充分把这些设施结合起来,这个潜力还是很大的。
  张超:您刚才无数提到,如果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包括将来减少弃风、弃水、弃光的现象,可能需要智能电网。您直接回到这个主题了。所以,请在座的诸位专家,诸位老师给我们在座的听众们普及一下
  石定寰:我觉得智能电网最终达到就是要把我们发电端,能源的供给端,来自不同的能源系统,是不稳定的,风、太阳能都是不稳定的,但是用电端、消费端也是不稳定的,不可能一个人24小时到处用电,把这两个不稳定的要通过智能电网,通过信息系统把它有效的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平衡,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平衡,这个我认为是智能电网最终达到的重要目标,最终达到稳定的、安全的、经济的效果,方便的,让老百姓更加能够把电力充分的利用起来,我是这么理解。
  张超:张院长是国网能研院的副院长,整个国家电网[微博]都是他们研究出来,甚至推动实施的,您认为什么样的电网是智能电网?
  张玮:我认为智能电网,一方面就是从发电侧来看,它能够很好解决间歇性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这样一个问题。从用户侧来说,它能够跟用户实现良好的双向的沟通与互动,特别是解决电动汽车这种新型用能设施的接入问题和用电问题。第三能够解决电网运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复杂的影响干扰,这个过程中能够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应该称之为智能电网,或者说我认为的智能电网。
  张超:韩所长是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所长,国家发改委很多宏观的能源研究都在韩老师这边,韩老师,发表一下您的意见。
  韩文科:我想说智能电网,先说说电网的趋势。我认为智能电网它只是电网的一个特性,或者就是开汽车一样,现在感觉汽车越来越智能化了,有各种导航的设施,防碰撞的设施,可能以后就是无人驾驶了。到2050年以后,什么人会失业?很多科学家列了10个,老师也就失业了,因为网上教学了,当兵的失业了,因为无人机打仗了。智能电网未来是一个趋势,但是我们要认清电网的发展趋势。电网是一个什么发展趋势?有几点要强调一下。
  第一、电网今后是越连越大,互联互通。现在比如东北亚地区的电网,跨欧洲的电网,跨美洲的电网,都在进行研讨之中,欧盟委员会也在拨钱要研究跨欧洲的电网,为什么要这样?就是要更大范围的调度资源,更多的消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电网这是一个趋势。因为现在在主权国家的边界以内,这么来调整资源,已经是不行了。丹麦已经给欧洲做出例子了,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它的发展很多可再生能源发电,它依靠欧洲的电网,所以互联是一个趋势。
  第二、电网极大,但是又更灵活,它会发展很多微网,像刚才石老师介绍的,很多钢铁企业版,自己发电,但是电网要给我做备份。既可以发电,也可以从电网用电,所有今后产生能源革命的这些载体,就是以电网做依托了,这个电网又是非常灵活的,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在这个发展趋势要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电网在发展过程中要智能化,要更加灵活。灵活的目的就是要吸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要把现在电网的刚性彻底改变了,现在电网就是个刚性的,发电了就把它上网,用电时候就供给你电,负荷一多,就把你拉了,切了等等。这些在未来的智能电网都要做改变。所以,智能电网的概念是发展的,可能再过十年,十五年,我们再谈起来,就不是这个概念了。但是,我刚刚说这两个趋势也是必然的,这是新一轮的能源革命所驱动的。人是挡不住的,政策也挡不住,哪个大公司再大也挡不住,它是一种趋势,你不干,别人干,消费者有需求。
  张超:您刚才说,我特别想跟您提一个问题,我们其实2010年就做了一系列内参的报道,我们也发了一个封面,我们专门做了一个课题,我们觉得智能电网这个东西是挺好的,国家电网很早提出建统一的坚强的智能电网的提法,但是一直社会上好像对它的非议不断,您觉得我们可以不建这个东西吗?您认为我们的非议存在于哪一个点上?为什么我们要去争议它呢?
  韩文科:第一、从学术的角度去研讨,我觉得智能电网和坚强的电网,这个提法还是不一样的。坚强的电网,是国网有一个规划,要建特高压电网,在全国实现更多的互联。我前面说第一个更多的联带,和这个理念是相同的。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国家的电网因为是国有的公司,老感觉国网投资太大,就是用的国家的钱。这是第一个。
  第二、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经济明显是属于换挡期,我们叫三节期,换挡期,前期刺激经济的消化期等等,这个经济增速在下降,投资也在下降。所以,国家是不是有那么多钱支持,银行是不是能放那么多贷支持国网建那么庞大的电网。
  第三、经济性,我们的电网就是2000年以后扩张起来的,很多增量都是这黄金的十年扩张起来的。那么,它的扩张有一个经济的规律,有一个消化的时间。一个企业要不断更新换代,就是做强、做大,可能别人不会结束。这些东西,再加上理念、观念等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像高铁一样,说高铁好的人也有道理,说高铁带来一些问题的也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们看起来可能过十年,五年以后它会发展更好。所以,从我的观点来看,国网也得变,我认为不光要互联互通,还要有更多的灵活性,吸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同时要坚固,因为电网毕竟是一个公司,即使电力体制改革了,它也是一个公司,公司要兼顾,我要发展,要有后劲,不能完全靠在国家身上,也不能靠在银行身上等。当然这是一个改革的过程。
  但是,我们国家离不开一个大的电网,到底电网怎么经营,是怎么模式,怎么在这个大的模式上减少垄断,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或者智能发展,分布式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背景。
  张超:张国新先生是协鑫新能源的总裁,协鑫新能源现在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已经并网的大概有700万千瓦,在建的加起来大概有1000万千瓦,我问张总,有多少是弃风,弃网,没有并网的,他说都并网了,张总评价一下智能电网,我们现在的电网你觉得是智能的吗?你印象当中,什么样的电网是智能的?
  张国新:智能电网,首先电网就是智能的,这个概念要清楚,电网从来是智能的。后面为什么提出智能电网?包括杂志搞了一版,这是2009和2010年的时候美国的奥巴马提出来的。当时为什么提这个概念,由于清洁能源的发展,导致电网技术的不匹配,电网的技术,比如过去都是以火电厂,水电厂为主,我发出来怎么调度、平衡很容易。现在发展风电、太阳能,都是"垃圾电"或者"低质量"的电,会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它是碎片电,如何把碎片电捡起来,这样给电网带来一个挑战。所以,首先电网本身就是智能的,智能的基础上,只有更进一步的智能,更进一步的发展技术,才能够很好的接纳,容纳分布式的垃圾电也好,太阳能电也好,风电也好,这样对绿色能源才能有更大的支撑作用,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刚才几位领导专家都讲,现在电网的框架模式。我个人理解,比如西部、东部的不匹配,这样通过直线的延伸,大容量的输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前两天去张北地区,张北地区风光互补,容量可以做的很大,旁边有抽水蓄电站。反过来讲,国外的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德国,德国为什么说太阳能也好,风电也好,它也走在前面,它解决的很好。其实和它的分布式的电网这个模式是有重大的保障作用的。我讲叫碎片能源,我们的风电也好,光伏也好,体量都是很小,但是连在一起是很大的,如何就近的消化掉,刚才李部长也讲,如果把它变成氢气,还得考虑使用问题,在分布式的情况下,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智能电网就是通过技术的延伸,能够更多的容纳分布式的能源。过去我们在2009、2010年的时候研究智能电网,大概电网解决的能力在15%左右,现在据说已经提高到25%左右,这就给我们发展打开了非常大的空间,这是很重要的。第二、就是分布式和微网这一块,作为企业也好,作为国家的指导也好,也应该从政策上大力的扶持,谢谢大家!
  张超:谢谢张总,宋总是法国电力大中华区的总裁。欧洲在做智能电网时间比我们早,尤其它的新能源,法国的清洁能源占比我不知道有多少,有没有40%,50%?
  宋旭丹:清洁能源可以说占到90%,因为法国装机的情况,核电装机占到63%左右,水电加上风电、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要占到20%,其他还有一些弃电和煤电少量的。同时如果考虑弃电和煤电的比例,弃电的比例又比煤电高,都是清洁能源。

  张超:如果中国清洁能源占比能占到90%,那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您对比一下中国和欧洲在电网建设里,您觉得欧洲为什么能占比这么大,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中国现阶段没法这么做?
  宋旭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首先从法国电力结构发展的历程来该,它最开始水电资源利用非常早,目前法电拥有的水电大坝历史最早已经有150年的历史。所以,从电力发展的历程上来讲,跟中国就不好比。毕竟我们一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社会基础,要说借鉴法国以及欧洲智能电网的一些发展状况来看,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其实结合法国的实践,特别是法电自身的实践,我觉得智能电网首先是两方面。我们可以叫它软件的,硬件的。当然我这里软件不是仅仅指程序这些东西,跟它相匹配的包括政策的配套,电力体制的配套,以及我们在进行它相应的一些电价的制定,它的电价机制的制定,以及对用户的开放性等等这些方面都要作相应的考虑。同时,在硬件上来讲,也是必须要做的,特别是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端特性的一些需求,所以在硬件上也要作相应的投入和开发。
  另外,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必须要求我们的电网具有稳定性,同时要有相应的灵活性,能够包容多元化的发电形式,能够包容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同时要更多的关注用户侧的便捷性。所以,这几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构建出我们一个智能电网。这个可能对中国来讲我们还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法国电力对中国的发展也非常关注,而且其实我们到中国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我们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一路风风雨雨的发展一起走过来的。所以,我们对中国进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还是非常有信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我们构建智能电网相应的一种配套的体系上也都希望能够做出贡献!
  张超:您刚才谈到电力体制改革,这是我们接下来可能会探讨的一个话题。我想再请教一下毕总,三峡应该是全国,可能全球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您刚才介绍了水电、风电、光伏,这可能也是中国目前电网无法消纳的最大的三块。今天大家的会议手册里有一个封面报道,其中也有一份内参,内参没有在袋子里,谈到我们刚刚去云南做调研,大量的水电没有被运输出去,非常大的数字,以至于地方政府都可以去讹诈、勒索一些水电企业。您是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企业,怎么看待电网的发展,从你的企业本身来看,您对智能电网的需求是什么样的?
  毕亚雄:今天的主题是智能电网和未来能源,前面讲到能源结构,搞电源的如果没有一张很好的网,这个电源大量的会弃水,或者弃风,或者弃光。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的确是唇齿相依的一种关系。三峡集团在支持电网智能化上面应该是最坚定,最扎实的一个。这个也是受到三峡外送这样的一个启迪。大家知不知道三峡的电送到哪些地区,是送往10个省区,最远的距离一千公里。所以,这样一个水资源、可再生资源要优化好,配置好它,需要这样一个网络配置。金沙江的电现在我们送到2000公里,都是电网的功劳。
  张超:我听说三峡的电就是不送给四川。
  毕亚雄:不是现在的四川,老四川,三峡电送到重庆,送到湖北。
  张超:我听说三峡电离的最近的就是宜昌,宜昌就是用不上三峡的电。
  毕亚雄:物理上的电和体制上的电是两码事,所谓的电送到哪儿,那只是一纸合同,计划分配,上网靠电网的优化配置,送到千家万户。所以,刚才您讲,电源和电网的关系,我刚才就讲,电源非常希望有一个坚强的电网,有一个智能电网,作为用户来说,也非常希望有一个智能电网。刚才很多领导提出来,智能电网实际上应该是用户提出来的,我不管电网是什么坚强的也好,自动的也好,信息化的也好,数字化的也好,反正一条,我想什么时候用,你就什么时候给。我想用多少,你就给多少。当然,有一条按照市场规律,最便宜的时候,最需要的时候,这就是智能电网要做的事。
  你说三峡,我们说中国的特点,三峡做水电,体现在水电的大家说又是优势,又是尴尬。刚才你讲西南弃水,这个数字没有到最后官方,我还不敢说,但是至少200亿度电没了,我们三峡至少40亿度电没了。我们当时开玩笑,240亿度电够多少光电,多少光伏发电,很辛苦。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一张很强大的电网,西电东送也好,南北煤的东送也好,可能会好一些,我讲的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亟待我们需要去电改。
  但是,回到电网,我们觉得它是很必要的,不光是国内必要,甚至刚才讲欧洲的、美洲的,跨大区,甚至跨国界的联网也是很需要的。我们当时想,如果西南的水电送不到,或者说珠三角、长三角不是很需要那个季节的,它有季节特点,如果能送到泰国,如果能送到缅甸,可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也是需要一个坚强的电网。但是,这个电网,你说它属于国网的,属于泰国的,属于缅甸的,我们就说,一个物理上的,技术上的合理的电网和体制的机制要有一个切割,分开。
  张超:前不久我们和国际电工协会开了一个闭门会,他们提出设想,说是否可以跟你们的中央把我们的设想往上报一报,他知道新华社有内参途径,希望把欧洲的电网跟中国连接起来,现在也不仅仅是跟缅甸,跟亚洲,东南亚这些国家,欧洲也有这个想法跟我们联系起来。2010年做课题,曾经专访了国家电网的很多高层,国家电网给了我们一个时间表,说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分三个阶段,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的阶段,据说这个时间段,我们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建设投资大概是两万亿元,现在距全面建设的时间仅剩一年了。张玮先生您是电网的人,是否可以跟朋友们透露一下,全面建设阶段已经进展到哪个程度,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张玮:我们确实2009-2010年研究整个智能电网的规划思路,整个发展框架。从2011-2015年全面建设的阶段,2016-2020年是提升的阶段。这些年来,我们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确实投入很多,做了很多工作。在说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回应最初主持人提的关于坚强和智能电网的问题。其实从我的理解,坚强电网也好,智能电网也好,它本身就是一张网,就是现在的这个电网怎么去升级,怎么去建设,怎么去完善,至于说是坚强还是智能,智能电网呼应了国际上关于智能电网的概念,所谓的健翔电网是考虑中国的国情,因为智能电网最早是欧洲、美国他们先提出来,那时候一方面是适应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跟用户直接互动。它是在原来的基础设施之上进行升级、改造,技术进步。中国电网发展是相对之后的,我们还面临一个问题,怎么解决电源的送出问题,怎么满足老百姓用电需求问题。中国的能源禀赋决定了我们肯定在西北、西南,包括整个北部,大型的电源基地,包括三峡,包括更远一点的,这些上游的一些西南水的送出,这都需要很坚强的网才能送出去,让老百姓真正的用上电。所以,坚强和智能电网其实是一回事,在整个发展的目标上,最终是一致的。过于强调应该怎么样,我觉得不是那个,我们应该从电网本身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去考虑这个问题。
  这些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投资,我们连续大概五年总的来说每年的投资水平大概在3000亿元左右。如果说按照五年来看,大概15000亿元的投资水平。基于这15000亿元的投资,确实我们一个是适应了国家一些北部、西南大型电源基地送出,确实是这样一个需要。另一方面也确实对风电、光伏,包括水电这种清洁能源的送出也是基本上满足了需求,当然确实有一些弃风、弃水、弃光的问题。
  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其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一直把它作为一个战略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导向。整个电网的规划建设,怎么去解决弃风、弃光、弃水的问题,让电源充分的利用,同时满足不同的用电需求。所以,在整个投资上,我们按照这样一个导向来推进。但是,在整个电源建设跟电网建设方面有一些现实的问题,第一、它有一个周期性的差异问题,电网整个的审批环节也比较多,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第二、这些年我们的光伏也好,风电也好,确实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超乎常规。我们做了一个研究,过去的十年,从全球来看,风电双机的增长了8倍,我们国家是148倍,光伏全球来看增长44倍,我们国家增长了183倍。
  其实解决送出的问题,就跟解决北京马路上的堵车是一样的问题,车的保有量马上上来,但是整个路网的建设很复杂,也包括一些配套的停车设施。电网不能储存,所以为什么要智能电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储存的问题,其实整个电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到目前来说,国家电网1500亿的投资下来,截止到现在9月底,并网的风电大概7800万千瓦,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弃风、弃水、弃光的问题,这两年,随着国家的重视,企业的努力,包括整个方方面面共同来做工作,确实整个弃风、弃水、弃光的水平下降了,总体是这么一个趋势。现在在研究"十三五"的规划,国家电网也始终把怎么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和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建设,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导向去考虑,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去把握。
  张超:谢谢张院长,我们做媒体的,最喜欢的就是嘉宾吵架,意见不一样,针锋相对的时候。韩老师,刚才张院长跟您的意见可能有点不一致,您刚才聊坚强和智能不是一回事,张院长这边好像坚强和智能是一样的,您怎么评价?今年4月份,国家能源委员会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应该鼓励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早先一直存在的新能源被弃风、弃水、弃光的问题。您做一个回答。谢谢!
      韩文科:首先,我和张院长没有针锋相对,说话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一个公司来讲,他要发展智能电网,坚强电网,这是他的规划,是他的设想。实际张院长已经解释了,智能的大家都理解,坚强的就是因为中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有些地方网络连接是不够的。比如湖南发生冰冻灾害的时候,实际上建网的密度不够,骨架子不够坚强,再加上技术标准低。所以,产生了这么大的问题。
  所以,从一个国家来讲,电网必须是安全的,必须是有保障的。有人说未来的战争可能就是用石墨炸弹破坏你电网了,当然这些都是带有一定的冷战思维。但是,我们从经济来讲,今后越来越多的一次能源要变成电力,很多的能源要变成电力,我们的使用,可能到2050年,周边用的所有的东西,耗能的基本上都是通过电气化的程度去解决了。所以,刚才石定寰理事就讲了,以后用电的比例在上升,欧洲国家或北美,美洲国家现在都是这样。
  最近中美发表了《关于气侯变化的声明》,为什么这次达成声明,也有一个背景,美国经过能源革命,经过这几年发展,实际上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到达了峰值,这几年在往下降。所以,它有条件做到这个了。我们中国必须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有倒逼机制,必须要治理"雾霾",要建立生态文明,所以我们也得承诺,这就是有这么一个背景来产生这个。
  我说的意思,我们国家发展,电网是双重任务,第一要扩张,第二、要更加智能化。所以,我的观点和国网的同志有一点看法不一样的地方。我的看法,我们对电网的发展,今后出国要强调电网公司目前强调的这个,我们还要更多的强调电网的灵活性,强调电网向更多的用户侧去倾斜,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电网现在好多服务,可能感觉到是非常好的。但是,消费者不这么看。比如我就住这附近,我要去买电,为什么电不能在卖报纸的地方卖呢?互联网上也可以卖,现在人们都在网购,这就是你对消费者贴近的还不够。可能有些事别人干就更好。还有一些它可能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他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他要建微网,电网还一统的比较厉害,我觉得这些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电网要有两个方向。
  特高压在中国是需要的,到底建多少特高压,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特高压,建什么样的特高压是有争论的,比如直流、交流有争论,建多大的区域,有争论,比如三华特高压电网,有的人说超前了。这个用什么样的途径解决这个,我认为现在发展电网也要引入一些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包括我们要更多的紧跟世界的潮流,世界两大潮流,大跨区联网和高度的智能化等等,更多的包容性,吸纳更多的清洁能源,这就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你要紧跟这个趋势,这是第一个。
  第二、和当前,和今后国内的发展,和民主发展也要结合起来。很多国有企业做了很多好事,但是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因为你替消费者做决策。比如石油公司进口好多天然气,进口进来以后,从宏观层面来讲,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大大提升了。我们利用了更多的优质资源,来改善国内的能源结构,雾霾。但是,气价不送,为什么送起来有困难?因为消费者感觉我在价格的上升过程中,我没有发表意见,我是一个被动的。你说那个成本多少就多少,你就强加我头上了,你和政府一决定,就这么决定了。所以,这个就是民主发展,人民怎么当家作主,国有企业要更多的关注消费者。所以,很多项目要不断的进行沟通。

     水电的发展也是这样,我觉得长江三峡公司老总说的很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的反思,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送了一本杂志,意思大概就是错位的改革。我的问题不完全按这个观点去看,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利益碰撞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我们是一个全国规划性的,国家组建大公司开发,开发了就把它送出去。但是,我们忽视了当地人民的感受,人家祖祖辈辈住在那个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到的利没有那么多保障。跟我们在新疆开的那么多天然气,大家新疆要煤改气,也用不上那么多气,他也要申请,新疆人很有怨言。这就是国家利益调整的过程,过去我们为了赶超,我们为了国家的工业化,我们全国统一来规划,来实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要解决利益格局的事情,所以这是个利益碰撞。水电都叫国家公司去开发了,我没有利益,我就得组建地方上的开发,地方开发脱离了国家这个了,所以开发的多,送出的少,很多东西国家没规划,电源就开发出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深层次的是这个问题,不在于谁做这个事。

三峡电力消纳也是这些问题,有些地方水电多,把水电给湖北,湖北本身就水电很多,你还要鼓励它发展中小型的水电站,它地方上当然首先得保护它的中小水电站。所以,大水电要送给他,他需要你的时候很欢迎,不需要你的时候,他就不能够给你兑现这种承诺。所以,这是一种体制、机制、利益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我脱离了主题了,我说的意思就是很多东西要认认真真去思考。所以,说到智能,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和公司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说法不一样,但是立场也应该不一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