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4)》发布,提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有专家认为中国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突出矛盾。
而《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大增25%,达到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达到31.6%。同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从另一层面揭示了我国能源面临的巨大问题。
那么,当今世界能源的现状如何?我国的能源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如何改进?本期应知加以解读。
我国能源结构及安全现状
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呈现"富煤、缺油、少气"以及"新型能源短缺"的特征。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常规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探明总资源量超过8200多亿吨标准煤,经济可开发的剩余可采总量接近1400亿吨标准煤。而原油、煤、天然气等全部能源探明总储量的比例为:原煤87.4%、原油2.8%、天然气0.3%、水能9.5%。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结构为:原煤58.8%、原油3.4%、天然气1.3%、水能36.5%。由此可见,煤炭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油气资源量很少。
能源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能源安全现状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以下特点:
第一,能源人均占有量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虽然中国能源总量生产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
第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三,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大,储备体制不健全。由于中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大大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造成中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依存度飙升。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8%。此外,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60%以上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和北非,且从这些地区进口的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约4/5的原油运输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刚刚起步,石油储备体制很不完善。
第四,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另外,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当今世界能源的现状及问题
世界能源版图呈现出供应源和需求方多极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局面。主要体现在:
一是世界能源消费与能源自然资源储量在空间上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对称问题,主要产油区局势动荡。世界主要产油区位于中东和北非,这些地区由于历史、种族、文化以及现实的政治经济等矛盾的交织成为世界主要的动荡区域。
二是世界石油的运输通道存在诸多隐患。能源资源结构与能源最终消费结构存在着显著的错位现象。世界石油、天然气储量的约3/4集中于中东——北非、俄罗斯——中亚地带,其中仅中东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就分别达到全世界的约60%和40%。而从北非与中东地区出口的东行和西行两条运输路线来看,位于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等海上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极易受到国际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袭击。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能源安全构建
面对能源格局的新变化和严峻挑战,我国应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的实质,彻底摆脱"安全=加大供应",即"粗放供给以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的习惯思维,转变为"安全=效率",即"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合理优化能源使用结构,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与提高使用效率并举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十二五"规划能源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合理引导能源消费,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消费道路;提高能源利用设施与用能设备的能源效率,积极节约能源;研究与利用石油替代技术,适当建设核电站。
2.进一步完善能源战略储备制度,以保证能源的供应稳定
合理确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水平,制定阶段性的储备目标,稳步向国际储备目标即石油储备达到 90 天的水平靠拢;在石油储备方式层面,要逐步形成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主要针对进口原油,后者要按市场需求的要求与生产经营业务灵活结合起来。
3.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依赖度
大力出台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与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以及实施细则;从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状况出发,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把利用生物能源作为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发展,逐渐降低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程度。
4.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进口能源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加快实行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战略,努力开辟除中东外的新的进口渠道。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地区、非洲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发达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有哪些?
欧盟
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经历了从"维护单一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到"兼顾多重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安全战略的发展过程。其基本架构由外部战略和内部战略两个部分组成:面向外部的战略包括石油储备战略、构建国际供应网络战略和国际对话战略;面向内部的战略包括替代能源开发战略、提高能源效率战略和统一内部市场的战略。
欧盟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重视调查论证,成功整合多种战略目标,依法有序地贯彻落实,国家进行必要干预,全面开展对话合作。
美国
为加强能源安全,美国大力推进新能源战略:一是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创造新的绿色就业岗位;二是提高燃油效率,研制节能汽车和电动车;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能,遏制全球变暖;四是保障能源安全,加大国内油气的开发力度,重视油气管道的建设;五是提高效能和节约成本,重视节能,政府颁布新的建筑物、家用电器和工业节能标准。
日本
日本所需要的能源几乎全部来源于进口,能源获取方式具有对进口高度依赖的特点,附带了天然的能源危机隐患。然而,它用事实证明了国家所遇到的能源约束是可以通过政策缓解或消除的。
日本采取的安全战略主要有:一是节能,釆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二是在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协作下大力发展包括核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三是建立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按层次可以划分为政府石油储备、法定企业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四是建立系统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从能源结构组成以及能源供应方式上促进多元化;五是采取积极的能源外交战略,与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国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