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非洲》杂志网站2月25日发表文章,对美国艾依斯公司退出喀麦隆电力市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编译如下:
美国艾依斯公司2001年进入喀麦隆市场,但由于一直未能填补喀能源供应缺口,终于在2013年底选择了退出。
2001年,美国艾依斯公司(AES)收购喀麦隆国家电力公司(SONEL)56%的股份,成立了喀麦隆国家电力运营与配送公司(AES-SONEL),总部设在杜阿拉。时至今日,公司仍在炫耀其战绩:12年来累计投资6300亿非郎(约合9.6亿欧元),主要用于建设热电站;用户增长了40万,比2001年的用户总数翻一番;发电能力达到1238兆瓦,超出了1000兆瓦的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两大分公司的成立,即迪邦巴电力公司(负责管理杜阿拉郊区一座热电站)和克里比电力公司(负责管理克里比天然气电站)。
然而,实际情况似乎与上述战绩相抵触,艾依斯公司对此心知肚明,并在2013年底将所持有的股份出售给了英联投资公司(ACTIS):自2001年以来,累计有60万用户本应接入但并未接入;发电量虽有增长,但却未能填补喀电力需求年均增长6%而造成的电力供应缺口,以至于喀政府不得不实施了一个紧急热电站项目,该项目自2009年起执行,内容包括6座热电站,装机容量共100兆瓦。
位于喀东部的隆潘卡尔(LomPangar)水电项目是艾依斯公司与喀政府之间的摩擦之一。该项目正在建设,旨在调节喀第一大河流萨纳加河(Sanaga)的流量,避免因流量减退而导致旱季停电。艾依斯公司原计划参与该项目融资,而喀政府却将这部分融资转交给了喀国有企业喀麦隆电力公司(EDC)承担。一位熟悉能源问题的高层官员表示:"(喀前水资源和能源部长)阿尔丰斯˙西亚姆˙西维(AlphonseSiyamSiwé)做出的是一个大胆的决定,艾依斯公司本想提起诉讼,但西维以审计相威胁,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电力输送是一个同样棘手的问题。2001年,艾依斯公司接手的是一个糟糕的电力输送网络,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缺乏投资、维护不力。据上述官员透露,"艾依斯公司先是把既有电网用到了极限,然后才考虑对部分电网进行修复或是架设一些新的电网"。另有一名专家也指出:"艾依斯公司虽然增加了电力供应,但却没有改善电网,高压和中压电网的电损率曾一度超过30%,目前仍高于20%,这一损失是巨大的。"
虽然喀电力市场1998年实现了自由化,但是喀麦隆国家电力运营与配送公司实际上仍然是垄断者,阻碍了市场的发展。据可靠消息,由于艾依斯公司控制了电力输送网络,使其得以将价格定得过高,令一些本想来喀投资的公司望而却步。为纠正这一反常现象,喀政府已决定根据2011年的《电力行业法》成立一家国有公司,负责管理电力输送网络,该公司计划于今年7月运营,届时将通过联结电力生产者与输送者以调整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