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陶景良 发布时间:2013-07-18
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即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着力进行产品、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和库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993年~2009年的17年间,在我国中西部的三峡库区,史无前例地完成了令世人震撼的百万移民大搬迁,在我国乃至世界工程移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截至2009年年底,湖北省、重庆市三峡库区共搬迁安置移民130万人,提前1年完成了初步设计规定的任务,为三峡工程的分期蓄水、顺利建成、正常运行和全面发挥巨大综合效益作出了伟大贡献,为铸圆"三峡梦"立下了汗马功劳。
开发性移民使三峡巨变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时,形成的水库总长度为663千米,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千米,涉及湖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淹没地域之广、搬迁人口和城镇之多为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所罕见。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为了使百万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1993年8月,国务院专门为三峡百万移民颁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1年2月,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进行了修订。《条例》的颁布,使三峡移民的搬迁和安置,走上了依法移民的法制化轨道。
《条例》规定,"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即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着力进行产品、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和库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自1993年~2009年的17年间,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移民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胜利完成了130万移民的搬迁安置任务。这意味着每100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是三峡移民。
三峡移民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是巨大而惊人的,百万移民以自己的智慧和血汗,使三峡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城镇占地规模与旧城镇占地规模相比较,平均扩大了2.3倍,最大扩大了2.65倍。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三峡库区一座座令人赏心悦目的新城镇拔地而起,移民群众异口同声地称赞说: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城镇,与拥挤、破旧、没有发展余地的旧城镇相比,起码前进了30年。更令人惊异的是,三峡库区每个县都建起了长江大桥,巫山县近10年新建大型桥梁20座,比前200多年修建的总和还多。经过结构调整的工矿企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柑橘、茶叶已成为三峡库区的支柱产业。
三峡移民精神感动中国
2002年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把特别大奖授予了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这一英雄群体。百万移民舍小家,他们的爱国、拼搏、奉献、协作和创新精神,震撼和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
百万移民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饱含着他们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他们有的就近后靠,有的怀揣着家乡的泥土远迁他乡。有的移民对搬迁曾经有过彷徨、观望,甚至反对、刁难。但是,当他们认识到搬迁是为了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1500万人民免受洪水灾害之后,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主动搬迁,充分展现了百万移民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
移民工作难,移民工作苦。广大基层移民干部"以移民为先、以移民为重"、"先移民之忧而忧,后移民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塑造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为了完成艰巨的移民任务,多少党员干部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体现了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三峡开发性移民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广大移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密不可分。庞大的移民迁建、环境保护、地灾防治和文物发掘工程都是与洪水赛跑的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座座新城镇、新学校、新医院、新大桥、新码头,条条开山劈石的新公路、输变电和通信线路,都是靠顽强的拼搏精神建设起来的。30多万就近后靠的农村移民,原来耕种的长江边的水田或菜地变成了山坡上的旱地,他们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农技人员帮助下因地制宜地种植果树;茶树、脐橙、椪柑、高山蔬菜、荔枝、龙眼、沙田柚等,已成为三峡库区的支柱产业。外迁农村移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耕作技术,迎难而上,咬紧牙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很快融入当地社会,多数人走上了致富路。
全国人民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沿江、沿海的11个省市都拿出最好的地域和土地,积极接受重庆市外迁农村移民;湖北省、重庆市的非库区市县,倾全力支援库区县的移民安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外迁移民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当地干部和群众还给移民送来的锅碗瓢盆、米油菜酱,让移民很快安顿了下来。为了让移民适应当地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当地政府安排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会外迁移民。当前,外迁移民已经融入当地社会,正在致富奔小康。
更加感人的是,三峡移民时时怀揣着感恩之心。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万州区移民马上将食品、药品和救灾物资送往灾区,卡车车身上"三峡移民"4个大字格外醒目。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房山区突降特大暴雨而引发水灾,受北京市结对支援的巴东县移民,立即拿出500万元支援房山区抗洪救灾。
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
1992年年底,国务院决定由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多个委、部、局和大型国有企业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其后,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深化和提高。1995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对口支援工作的方针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17年来,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经历了广泛动员、联姻结对,典型引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合作共赢等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深入持久的对口支援工作的大好局面。
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团原来仅在杭州市生产和经营果奶和矿泉水等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市场。浙江省对口支援涪陵区后,娃哈哈集团与涪陵区3家濒临破产的搬迁国有企业合资,成立了娃哈哈集团涪陵分公司,不但妥善安置了搬迁企业职工,产品覆盖了西南市场,还成为涪陵区的利税大户,跻身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娃哈哈集团还对口支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与该区企业合作,成立了宜昌分公司,其产品打入了华中市场,也成为宜昌市的利税大户。这一典型案例充分说明,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是一项能够使支援方和受援方都得到发展、实现"双赢"的事业。到库区落户的名优企业还有浙江均瑶集团,山东海尔、河南双汇集团,广东格力集团,上海白猫、北京汇源集团等50多户。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三峡库区,使库区建立起信息、建材、家电等全新的支柱产业。三峡库区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通过产业引进和产业重组,正在努力为移民打造更为宽广和坚实的"民生之本"。
国家有关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有关省、区、市,无偿支援库区区县建设希望学校、医院、敬老院、图书馆(室)、福利院、广电中心、科技中心、培训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三峡库区所有新县城都有以支援省市命名的街道。国家体育总局支援三峡库区20个区县各修建了一座标准体育场或体育馆。国家烟草专卖局,北京、浙江、辽宁等省市支援库区移民分户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生态家园富民项目工程。上海市支援万州区乡镇农村认真落实"五个一"项目援建(一所学校、一个卫生室、一个文化站、一个农技站、一个养老院),加快了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截至2009年年底,对口支援方共投入资金694.65亿元,其中经济合作类项目到位资金657.99亿元、无偿援助社会公益、基础设施类项目到位资金36.64亿元。援建希望小学380所,对口支援项目安置移民2.91万人次,安排移民劳务9.38万人次,培训移民各类人才4.21万人次,干部交流(库区干部到支援方挂职)865人次。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的顺利完成、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激励广大干部和移民群众的爱国豪情和拼搏精神,对口支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峡创新移民之路
三峡移民在方针、政策方面的创新主要有:国务院发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工作走上了依法移民的法制化轨道。确立了开发性移民方针。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移民工作管理体制。确立了移民搬迁任务与补偿资金的"双包干"原则,不仅调动了区县政府和每个项目法人的积极性,还形成了自我约束机制,使移民补偿资金控制在概算范围之内。调整了农村移民安置政策,实行以多种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方针,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调整了受淹工矿企业迁建政策,把搬迁与企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着力点放在结构调整、改进质量和提高效益上来,给库区经济振兴带来希望。
三峡移民在管理、监督方面的创新主要有:制定了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了分县、分大类的移民安置规划。移民补偿考虑了适当发展和物价上涨,补偿资金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维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第一次提出了移民安置质量指标体系,量化了移民安置质量,使开发性移民方针更加深入人心。建立了移民稽察、审计、工程质量检查、综合监理等监督体系,实行过程监督,及时纠正移民工作中的不合规做法,保障了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了移民资金监督网,保证了移民资金使用的效能和安全。
多少代中国人防治长江中游洪水灾害、开发和利用三峡水力资源、改善川江航道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百万移民和三峡工程建设者的努力和奉献得以实现。三峡工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成为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工程。
(注:文中所有统计数据,以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发布的为准)
(作者系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原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